11月7日,应学院邀请,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贺灿飞为学院师生作了题为“经济地理学发展历程”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学院院长王成新主持,通过腾讯会议平台线上举行。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杨永春教授、地环学院副院长张晓青教授、商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程道平教授、地环学院程钰教授等出席会议,学院师生230余人参加会议。
贺灿飞从经济地理学学科和理论发展的历史讲起,详细论述了经济地理学从商业地理、区位论、计量地理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区域主义、文化转向、制度转向、关系转向和演化转向的发展过程。他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全球价值链与全球生产网络逐渐形成且日益深化,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开始由区域产业集群转变为全球生产网络及其价值链。随后,贺灿飞以当代西方经济学研究为例,论证了西方经济地理学的优势与不足,并从中国角度出发,回顾中国经济地理学学科的发展历程。他强调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需基于中国的特殊性,应以批判性的眼光来看待西方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重视资源环境基础,强调综合性和区域性研究。王成新表示,贺灿飞旁征博引地为我们讲解了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历史脉络,让与会师生受益匪浅。会后,贺灿飞同与会师生就如何规范识别区域经济发展新途径和度量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经济韧性和经济转型的关系、如何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贺灿飞,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地理科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IGU经济空间动态委员会执委。任Growth and Change共同主编,《地理研究》、《地理科学》等多个高水平期刊副主编。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出版中英文著作10多部,曾获教育部高等院校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等10余项。2021年4月出版的《高级经济地理学》已经印刷3次。